人物丨清华大学·季昀熙:永远保留希望 永远相信自己
季昀熙
2025届20班 清华大学医学院
永远保留希望 永远相信自己
Hello大家好,我是季昀熙~
一个超级喜欢“哈哈哈”傻笑的……这么个货
上面就是我和大美一高的合照啦
感谢大家来看我关于高中的碎碎念——
如何心态好到别人以为我是“卷王”
刚上高中时候,最紧张的也就是成绩了。在景老师的班里,每个同学实力都很强,面对高中生活的未知,在初中轻松名列前茅的我陷入了迷茫之中。
对于当时的我来说,这种落差感与不平衡感造成了我高一很长一段时间的焦虑。后来发现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。再赶上疫情期间在家中上网课,大家不能看到彼此的学习进度,更是加重了这种焦虑。
后来想想,自己真是太傻了,这种无谓的比较只会影响自己的学习节奏。
上了高二以后,心态逐渐稳定了。当时的成绩保持在班里十名左右,可能接受了自己不是天才的事实,所以偶尔考砸了也不会破防。
高二,可以说是我重塑心灵的一个重要转折点。心态开始变“佛”——倒不是摆烂不干了,只是觉得联考的成绩就放在那儿,焦虑或不焦虑又不能改变什么,还不如好好整理整理心情,看看自己哪没会就接着学,下次不就考好了嘛!
这样的心态很爽,因为高中的学习压力很大,但是带着这样的心态,我就能够开心地学习,学到了一点都觉得是进步。(也有“弊端”吧,因为我的同学们总觉得我是表面云淡风轻可背地里使劲卷的“卷王”。)
带着这样的心态,我进入了高三。随着墙上倒计时的数字一天一天的减少,大家的焦虑很明显的日益增长,我也免不了要偶尔焦虑一下,可是会立即劝说自己“放下执着,立地成佛”。该听课听课,该写作业写作业,完成学校任务的基础上,我再看自己哪里不会着重练习一下哪里——还是那样平平无奇的高中生活,但是这就是我自己熟悉的节奏。高三上学期时,不焦虑的我,成绩居然稳定在前五。
我的心里清楚,在不焦虑的情况下我的学习效率会更高。但是高三下学期来了,倒计时从三位数变成两位数,我的成绩突然出现问题,排名又掉回了十名开外,最不好的一次还掉到二十多名。我所有的老师,都注意到了这个情况,也和我认真地讨论问题出现的原因,还有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我仍然坚定着自己的信心,甚至有了些“盲目自信”的感觉了——不管几次模拟考的成绩怎么样,我最后的高考一定会考得非常好,所以学就完事儿了,还没到最后呢,学吧——我亲爱的同学们甚至会羡慕我每天都能开开心心。
总结起来,我保持良好心态的秘诀,就在于,不去执着自己还有多少东西没会,因为知识只分两种,一种是“我已经会了”,一种是“我正在会”。学吧,哪儿还没会学就完事了。加油!
回忆我高考的那几天
起床,简单复习复习,出发去考试,回来吃饭睡觉……感觉就好像按时按点出门上了个课回家一样?
经过高中三年大小考试的训练,我好像做到了“把高考当小考”,平平常常的考过了这几天,也没有和想象的一样,当天晚上回去一直睡到第二天的中午,而是躺在床上翻来翻去,一直翻到平时睡觉的时间才睡着。
所以,就这么平平常常地考完了。
回忆我出分的那天
那天还是有一点小紧张的,所以只好不看手机,听着歌,看着书,转移自己的注意力。突然爸爸一个电话打过来,告诉我分数,然后我说“哦,好的~”
所以就这么平平常常地知道了我的分数。
我亲爱的老师们
感谢老师们!在这里表白我所有的老师!每个老师都那么认真负责可爱,把我们当自己孩子一样用心培养,恨不得把自己脑子里的知识直接塞到我们的脑子里。希望老师们身体健康,工作顺心顺意!
我亲爱的同学们
感谢高中三年有你们的陪伴!我可爱的同学们为我的高中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。录取的消息一下来,想到以后大家要各奔东西了,真是有些难过。祝大家前程似锦,未来可期!对了,苟富贵……
金紫彤
2025届17班
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
不行不至,行稳致远。
我叫金紫彤,是朝阳一高2025届的毕业生,被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录取。
回望高中三年的时光,我最深的体会就是:路是走出来的,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远。
刚分班那会儿,我满怀信心选了“历史、政治、生物”组合。结果第一次考试就傻眼了:政治大题写得挺多,老师说完全偏题;历史选择题错了一半;最拿手的数学也考得很不理想。成绩掉了好几名,心里特别不是滋味。
“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”
我知道光难受没用,得行动起来。
(1)历史、政治:我先是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复杂的知识拆分、梳理,从而加强记忆。在基础知识掌握得差不多后,我又找来近几年的高考真题,把标准答案拆开看,试着寻找答大题的规律。每天照着答案的模式,自己仿写一道大题。
(2)语文:因为我的语文基础并不扎实,所以我从教材出发,把每篇古文古诗的翻译和解词都背熟,再把老师总结的答题步骤记牢,前卷的得分就会上来很多。
(3)生物:遗传题是我的死穴,我专门弄了个错题本,把错题里的家族系谱图重新画出来,反复重做错题,在这个过程中知识自然就巩固了。
“千淘万漉虽辛苦,吹尽狂沙始到金。”
高二高三的一段时间,成绩总卡在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,进步不明显。后来我琢磨出个办法:把不同科目的知识串起来学。
(1) 学历史、背历史事件时,我就试着将这些事件应用到语文作文的论据中去;
(2)学习政治选修三时,尝试着应用一些数学思维,对各种判断、推理的题型有很大帮助 ;
(3)每天雷打不动读《人民日报》,把里面规范的时政术语抄下来,答政治题、写作文时学着用。
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”
模拟考试时我政治主观题得分不高,老师告诉我:“答题总是堆砌知识点,不懂得按材料灵活答题,得不了高分。”我把心一横,把近五年高考政治答案全拿来一点点读,结合着材料一点点理解。后来高考查分,看到政治得了99分时,我鼻子有点发酸。
给学弟学妹的真心话:
当步履沉重时:
历史大题按“背景、经过、意义”三步练;
语文牢背古诗文,理解翻译;
数学不急于求成,在每节课堂上踏实地掌握这节课传达的知识点,把基础打牢。
当成绩徘徊时:
把多科知识联系在一起学;
读一读《人民日报》,每天记下几条规范表述,不久后答题像换个人。
当仰望星空时:
始终记住这样一句话:文科没有捷径,错了就改,不懂就问。今天踏实的每一步,都在通向远方的成功。
不行不至,虽千万人吾往矣;
行稳致远,守拙功终见月明。
亲爱的老师们:
感谢您们三年的陪伴与付出!难忘您们在课堂上的倾囊相授,在答疑时的不厌其烦,在瓶颈期的温暖鼓励。这一点一滴中都蕴藏着最深切的期许。是您们用知识与汗水,点亮了我的求知之路,更教会了我如何成长、如何坚持。这三年,因为有您们,才如此珍贵。师恩难忘,铭记于心!
亲爱的同学们:
感谢你们三年的并肩同行!当我回忆起高中生活时,涌入脑海里的便是那课堂上的讨论争辩、课间的嬉笑打闹、运动会上的呐喊助威、还有晚自习后一起走过的夜路。是你们让我能够越过这三年来的挫折与坎坷。谢谢你们的包容与支持。我的高中生活因为有了你们每一个人的存在,才拥有了独一无二的色彩。愿我们珍藏这份同窗情谊,带着彼此的祝福,勇敢奔赴各自的星辰大海!
加小编微信liuyanf003,以备不时之需
股市策略配资,厦门股票配资开户,赢翻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