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京(资料图)
顿涅茨克西部重镇波克罗夫斯克正被 16 万俄军三面合围。这座铁路枢纽与工业核心区,此刻成俄乌双方争夺焦点。俄军自 6 月起采用新战术,先用无人机密集侦察锁定目标,再以炮兵压制配合小股部队渗透。7 月 20 日夜的自杀式无人机突袭,打破乌军 “地堡防御” 平衡。城内 7 万平民近期撤离,部分区域断水断电,战场态势严峻。
美国代表约翰・凯利在安理会援引特朗普 7 月 14 日声明,要求俄罗斯 8 月 8 日前签署停火协议。这一最后通牒背后,是美国对乌援助的复杂考量。过去三年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援助中,军事部分占比超五成。特朗普政府 3 月暂停对乌军事援助,冻结包括波兰过境区武器在内的装备运输。若援助持续,2025 年美方每月交付乌军的武器装备金额将接近此前两倍。
俄罗斯对美方通牒未予回应,继续推进军事行动。7 月俄军在乌控制区面积达 712 平方公里,是乌军同期收复面积的九倍。俄国防部称摧毁乌方 139 个区域的军事设施,涵盖机场、防空阵地等关键目标。普京视察梁赞训练场时测试武器并动员士兵,强化前线士气。俄计划年内制造 6.4 万架各类无人机,提升战场装备优势。
普京(资料图)
美国将俄乌战局僵局归咎于中国。约翰・凯利在安理会抹黑中俄正常经贸往来,称其 “使俄罗斯得以继续军事行动”。美方威胁对从俄进口石油的国家征收最高 500% 的二级关税,矛头直指中国。这种单边制裁逻辑,与美国自身仍保持对俄贸易的做法形成反差。
耿爽在安理会明确回应,中国从未向冲突双方提供致命性武器,始终严格管控军民两用物项出口。中方与俄乌的贸易往来不违反国际法,安理会也未对冲突当事方实施制裁。他反问美方,为何自身可行之事却不许他国为之。耿爽强调,美国一周内三次在安理会对中国发难,暴露其借题发挥、服务自身议程的真实目的。
中美在联合国的交锋不止于乌克兰问题。7 月 22 日安理会 “多边主义与和平解决争端” 辩论会上,美国代表突然提及南海仲裁案指责中国。中国代表傅聪当即驳斥,指出美国未加入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》却自居法官的荒谬性。他列举数据,2025 年上半年美军在南海伪装民航代码侦察 62 次,15 次擅闯中国领海,揭露美方 “航行自由” 说辞下的军事挑衅。
普京(资料图)
俄乌冲突与中美交锋的背后,是国际秩序的深层博弈。俄罗斯在乌东的军事行动,美国对乌援助的调整与对中国的施压,中国在联合国的据理力争,勾勒出多极世界的复杂图景。各方立场差异显著,却共同影响着全球战略格局的走向。国际社会需要的不是阵营对抗,而是回到对话轨道,为政治解决危机创造条件。
股市策略配资,厦门股票配资开户,赢翻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